9/17(五)新光醫院侯勝茂院長演講
講題:愛您入骨-如何避免骨骼疏鬆症
地點:新光人壽敦南大樓12樓(誠品樓上)
(演講筆記)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多孔的骨頭,是鈣質流失所致。
à骨質疏鬆是全身骨量降低,使骨頭細微結構發生破壞會導致骨頭脆弱,發生骨
折的危險性增加。
à破骨細胞與造骨細胞作用失衡。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軟骨的磨損。
以上兩者不同。
以下資料為發表於國際期刊中的數據:
骨質疏鬆~~
à2nd,緊次於心臟病
à45%發生於亞洲
à1/3的台灣女性一生中會發生一次
à50%骨折後,在一年可恢復原本的能力
à14~36%,發生髖部骨折有14~36%會死亡
男女骨質密度與年齡關係(圖表)
Changes in bone mass with age 我懶得畫了
重點是人一出生0歲至40歲是存骨本的好時機(20~40歲間為顛峰質量),過了40歲不論男女都開始走下坡。女性到了60歲左右因更年期之故,骨質質量開始明顯降低。
一個好用的網站:世界衛生組織骨鬆危險評估表
這是由台灣團隊向世界衛生組織爭取了很長的時候才爭取到的資源哦!
http://www.sheffield.ac.uk/FRAX/tool.jsp?lang=cht (國旗要選台灣的)
係計算將來20年內骨質疏鬆的機率。
(以前沒有台灣的選項時,醫生會交待選美國白種人,因為台灣人與美國白種人的骨質值較接近,後來極力爭取後,世衛才同意在資料庫納入台灣,並將台灣這邊的資料建檔。)
骨質疏鬆與乳癌末期的死亡率相當,勿輕忽。
骨折過的人,其再發生率是正常人的4.4倍。
(中間略~我昏迷了~囧)
要從小養成「存骨」
男性一但發生骨質疏鬆,死亡率比女性更高。
一篇97年8月11日醫藥世界週刊報導:男性骨鬆危機四伏!推薦參閱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吃6個月以上)易發生骨質疏鬆。
如何預防?
à攝取鈣片及維他命D(吃了維他命D後要多晒太陽才有用),例如:光吃魚甘油卻不曬太陽則無效。
à避免過渡節食
à不食用太鹹、蛋白質、咖啡因過量的食物
à多運動(如:走路,讓地心引力吸骨頭向下,提醒骨頭要生長)
à(其他略~)
骨質疏鬆常用藥品
à補充骨質
à抑制骨質被吸收
- 女性荷爾蒙
- 雙磷酸鹽類(ex:福善美forsamax+,早上起床後服用,須喝下500cc的水再站30分鐘,不可躺下或坐下,會引起食道刺激而造成逆流,逆流將燒傷食道)
- 抑鈣素(ex:密鈣息)
-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制
à增加骨質合成(副甲狀線素,很有效,但太貴,18000元/劑/月)
女性骨質疏鬆最易發生在老年人及有孕者身上。
40歲以上的女性每日應補充之○○(鈣?)為1500mg。
Canalis et al. (2007). NEJM 357:905-916 (延伸閱讀):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圖解。
0~20歲信者存骨本之最佳時機。
à鈣攝取+陽光充足+多運動+…
à骨質量正常者之運動型態以負重之有氧運動為主。
à骨質疏鬆輕微者之運動可游泳。
最後,老年人髖關節骨折,應儘快動手術,才有機會康復(回到骨折前的狀態)。院長最高動到年齡之病人為98歲病患,術後恢復良好,其於100歲時還請了100桌宴客呢。
軟骨/關節要讓它動。
骨頭是不要動到的。